2023年02月15日
繁體中文
首頁 | 公司简介 | 大师简介 | 服務項目 | 大師專欄 | 易友文章 | 網络視頻 | 友情鏈接 | 聯繫我們
首頁
公司簡介
大師簡介
服務項目
大師專欄
易友文章
高級搜索
網絡視頻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动态图片
在线情况
現在有 60 位訪客 在線
首頁 arrow 易友文章 arrow 风水堪舆 arrow 解读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族建筑文化
2015-12-23

 

解读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族建筑文化

                       文/图 蒙荣荣

 

        内容摘要:布依族吊脚楼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天人合一,简单实用。 居住在南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用其勤劳和智慧经受住了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冲击,同时兼容吸收别....

布依族吊脚楼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天人合一,简单实用。



 
  居住在南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用其勤劳和智慧经受住了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冲击,同时兼容吸收别的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布依族建筑文化。


  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布依族选择建筑环境,在景观上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文化特性,它依山傍水的大地景观、随地形灵活布置的村寨建筑布局,以及它所形成的领域和公共空间、就地取材的工匠们凭着经验建造的居住建筑景观都显现出特有的民族个性。布依族选择建筑环境讲究风水其实是布依族在与汉族的长期交往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中国的风水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学的根本基础和核心思想来源于《易经》的阴阳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外部世界和谐、平衡与循环的理念。布依族大多分布在有江河贯流的山间平地和河谷地带,沿水而居的村寨通常依山而建形成依山傍水的居住特点。布依族村寨一般由四五十户聚集组成,多至百户少的十几户甚至几户。布依族人将人居环境看作是与自然有机联系在一起。在选址规划和营建中,尊重自然,因地制宜,谋求人与周边环境融合协调。布依族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水系脉络特点,依山就势、沿溪顺河选择居住环境。如贞丰县者相镇纳孔村布依古寨的建筑全部建在美丽的省级名胜区三岔河畔,三面环水,碧波荡漾,隔水相望,是一个集真山真水、民族风情和历史遗存于一体的古村落,山环水绕,景色宜人。


  布依族建筑环境受到了传统风水观念的影响,蕴含了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的生态观念。在这种生态观念指导下,选择建筑环境体现了布依族人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许多布依族村寨还根据自己村寨的特点,制定了保护山林资源、水土资源的乡规民约。每一个村寨,都有自己的神树,每逢传统节日,村中的长者都会率领村民到神树下拜祭,祈求风调雨顺。这些文化所表现的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天人合一观念。

  独特的建筑风格


  布依族群众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漫长岁月里,形成了自己的民居建筑文化内涵:上江,系南北盘江的中上游,居住在石山区,主要建筑是青砖小瓦马头墙的楼房。下江,系南北盘江中下游,居住在亚热带的河谷里,主要建筑是吊脚楼。


  ——楼房。楼房是南北盘江中上游的布依族普遍居住的房屋,通常为二层。每栋三间或四间,面阔包边1.3米左右,进梁包边0.8米,从地基至脊梁高一丈八尺八寸或一丈六尺八寸,要求最后的数字是“八”,因为图个“要得发、不离八”的吉利。平房屋架为互相穿斗式木架结构,由柱子、穿枋、瓜筒、落橼枋、大梁、桁条、楼枕、橼皮等相互穿斗排列而成。一排柱头里不落地的短柱称为“瓜筒”,柱与柱之间距离为三尺或三尺八寸,称为“步水”。屋排架是七柱的称“七个头”,九柱的称“九个头”,十一柱的称“十一个头”,其中以“七柱头”居多。从中柱到前后檐柱的顶端,依次渐渐降低而成斜坡形,俗称“分水”。柱和瓜的顶端成凹形,俗称“碗口”,是放桁条用的。柱上部穿出一枋,俗称“出檐挑手”。

  长开三间的楼房有四排柱,长开四间的有五排柱,中堂比次间稍宽,一般宽度为4米,次间3.6米。中柱顶端用大梁,二柱处用二梁,头穿处用罗檐枋,下部用地檐。后檐柱的上下罗檐枋与前二柱罗檐枋对称,两边次间顶用桁条,中间用楼枕,平房次间都有柱,柱高2.3米,楼上铺木板作堆谷子或置床,有的是铺上竹子堆放玉米。整个屋架所有木料有杉、椿等,穿檐枋则用枫香或其它杂木。


  布依族楼房内部结构各家大致相同,正中一间为堂屋,设有神龛,既是供奉祖先的场所,又是婚丧喜庆及平时招待客人的地方。左右次间,以中柱为界,前作伙房,后作卧室。亦有不少人家专盖一间做厨房。布依族向来把立房造屋当作一件大事,下第一块基石时要看日子,由石匠师傅烧香念“咒语”,高声朗诵吉言“高粱粑一对,银发富贵;高粱粑一双,儿孙满堂”。木匠开工也要看日子。立房是整个建筑过程中最隆重的仪式,主人在头一天要打糍粑,备好招待亲友的酒肉,晚上要吹唢呐。立房这一天,各方亲友都来庆贺,其中以舅最为特别。新房子的大梁由舅送来,路上梁木要用红布包裹,并请唢呐乐手吹奏相送。整整一天唢呐声、笑声延续不断,小孩子亦高兴奔跑穿梭,热闹非凡。


  ——吊脚楼。也叫“吊楼”,是南北盘江中下游河谷地区的布依族普遍居住的房屋,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干栏”一词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在史籍中出现,“干栏”又作“干阑”、“杆栏”、“阁阑”、“高栏”、“葛栏”、“麻栏”等。《魏书》(第101卷)记载,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干阑大小,随其家口之数。”现在大多数学者的看法是:上层住人,下层养畜即为干栏。典型代表有:兴义市南龙古寨布依族吊脚楼建筑。吊脚楼房屋设计有两种格式,一种是长12米、宽8米,最底层因斜坡架空,其面积只有24平方米,第二层靠山一面扩宽72平方米后,使房屋总面积达96平方米。这类建筑分4行立房,每行用11根圆柱子,其中中柱高5.6米。另一类是长12米,宽10米,建房面积有120平方米,每行用13根圆柱子,中柱高5.93米,不论是11柱还是13柱,其两边排列的柱头依次递减17公分。


  这一种吊脚楼简单、粗放、实用,是布依工匠巧妙地利用斜坡依山而建,它采取撑低补高,以悬空的形式获取外部空间,柱与柱之间以榫头衔接,形成下、中、上三层的吊脚楼。第一层隔开用于饲养牛、马和猪;第二层中间为堂屋,堂屋后面有一小间可作卧室或摆放杂物;左侧一分为二,靠山面为卧室,向外则是厨房;右边也有两间,一间作卧室,一间设大灶煮猪菜,放置农具、舂碓等。炉灶,忌讳朝东,民俗认为,朝东冲撞太阳,容易引起火灾;笫三层由于较高和通风效果好,使储物不致霉变,用来放2至3个屯箩储藏稻谷、玉米,在房梁上挂钩吊种子、腊肉,有的人家还在楼上铺床休息,三楼靠楼梯架才能上下。吊脚楼反映了布依族的建筑文化和生活习俗,其建房过程分四个方面:首先是对住宅屋基的选择。布依人建房前要请“摩公”在缓坡地带认为“风水”好的地方选择房屋地基,安罗盘确定大门方位,“摩公”按建房者全家人的生辰八字来选择“吉日”动工平整房屋地基和“下马”(布依人称呼“下基脚”为“下马”)。此后,还要请“摩公”推算“立房吉日”、“上梁吉日”、“盖房吉日”和“入宅吉日”等,建房者严格遵循,既不提前,也不拖延。这样做是为了达到消灾避邪、六畜兴旺、财源茂盛的目的。据考证,南龙古寨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初洪武年间的“调北征南”时期,明朝在贵州设置的十三府的上五府(贵州府、安顺府、南龙府、大定府、遵义府)之一的南龙府就设在南龙,后来由于水源供不上官家之用和城镇发展的需要,才转迁到今天的安龙县建城。明朝末代的流亡皇帝朱由榔也曾在此休整练兵,至今仍留有巍峨的点将台和宽阔的演兵场,让人不自觉地想到当年朱由榔在此日夜操练兵马、欲待时挥师北上收复旧日河山的情景。


  简单实用的建筑功能


  布依族古老的干栏式吊脚楼建筑既可防虫蛇猛兽之害,又可避免潮湿,下面还可以养猪牛,堆放农具。总的来说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布依族绝大部分生活在贵州山区,从事农耕稻作,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生。而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气候在不同地区和高度的差异比较明显,又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因此在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布依族结合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形成了独具自身民族特色的干栏木房和楼房。


  布依族民居建筑的功能必须与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式结合起来。能否获得某种形式的空间,不仅仅是布依族主观愿望决定的,而主要还是决定于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


  无论是传统的木(竹)架结构还是砖(石)木结构,通常情况下为三开间,分上、中、下三层。由于布依族是田间稻作的农耕民族,所以其居住空间也与他们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与其思想信仰,生活习俗密切相关。


  从其房屋的布局来看,下层关养猪、牛等牲畜,堆放农具。其从事农业生产堆放农具和养牛是理所当然的,而养猪是为什么?这与布依族的思想信仰和生活习俗有关。除建房子以外,布依族在春节家家都要杀年猪,婚礼、丧礼、营造新房等也要杀猪待客,而年猪的某些部位要等到其它的节日时间才可食用。


  比如,正月三十要吃年猪蹄子。年猪的五脏和耳朵、舌头一定要在清明节时拿去供祖先,这个意义是很重大的,因为大年三十布依族吃到的荤菜主要就是这头年猪的这些部位,意味着过年过节他们没有忘记祖先。另外猪尾巴要到“吃新节”的时候才吃,尾巴末梢的毛要留着表示年年有余。布依族还有养鸡的习惯,因为平时家里来了贵宾杀鸡招待是必须的。六枝己酉布依寨、贵定的阴寨人们还在房子外的院坝上搭一个养鸡圈,在己酉寨即使是没有院坝的人家,鸡圈就放置在堂屋的某个角落用于关养鸡群,只是这样的话会影响室内卫生。不过,这种现象在该地普遍存在,其实这是一种文化适应的结果。


  中层是房屋的主体,里面包含有火塘、伙房、中堂、卧房。其实和侗族一样火塘也是布依族的主要生活场所,火塘的设置根据房屋的形式而有不同的设置,居住在平地楼的布依族,火塘一般设在一楼,但对于大部分的布依族而言,都是居住在干栏式木楼的二楼。一般设在中堂靠里侧一间,在室中间挖小坑,四周垒石条或砖,火塘内铺草木灰,中间一般置放三角铁架,用于安放烧饭煮菜的锅具。火塘正上方悬挂一长方形吊炕或吊钩,作为熏制和烘烤食品之用。火塘的面积至少要容得下一家人活动。

  伙房即厨房是布依族从火塘生活形式逐步分离而来的布局形式,伙房里垒有灶台,放有碗柜。有了伙房,布依族做饭做菜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伙房,而火塘只是冬季烤火,年节熏烘腊肉之用。火塘与厨房各占两侧之一室。有的家庭甚至逐渐以火盆代替了火塘。即便是在一些变迁的现代民居中,人们仍要在房屋的侧边搭建一个人字瓦顶的伙房。因为人字瓦顶通风条件好,便于晾晒各种刚刚收获的粮食。


  堂屋是布依族整个家庭的重心,堂屋整个空间由四根大的穿枋穿构而成,它包括从大门到神龛这一空间结构。这四根大的穿枋人们称呼为“四大落雁”。在堂屋正中的墙面上会搭神台,作为家神供奉。而家神崇拜是受汉文化影响的结果,与汉族交流密切的开阳禾丰乡马头寨布依族,对神台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他们的神台装饰得非常精致大方,年节或家里有什么大事都要先供奉祖先,希望取得祖先的庇佑,确保家人安康、家畜兴旺,如果是办什么喜事或丧事首先供奉祖先通知他们家里有重大事情。另一方面是非常希望祖先们保佑他们的事情顺利进行。


  堂屋后室设老人卧室,两侧各分两室。老人的卧室比较简洁,年青人的卧室布置得相对新整,特别是新房布置得更是光彩熠熠。室内的家具都为木质上漆,格调古色古香。床为老式木架结构双人床,上有栏杆吊顶,用于搭牵床帘和蚊帐。床架和栏杆雕龙画凤或雕刻各种花草图样,栩栩如生。

  最上层为房屋顶棚,不用于住人,用于搭建粮仓和堆放一些不常用到的农具。有的家庭粮仓会直接搭建在房屋侧边或寨子上某个适合的地方。然而,无论是搭建在家里的粮仓还是搭建在屋外的粮仓,由于都是用木板围成,所以鼠患无法杜绝,粮食难免遭受损失。

来源:中国黔西南   中国风水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
地址:4438 Sheppard Ave. East, Suite 399 (東方廣場399室),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1S 5V9
Canada International Fengshui and Fortune Research Centre Inc. CopyRights © 200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 Sense Marketing Inc & Arrow Web Technologies